1
|
D2GX202104200041
|
群众举报线索反映的拦江坝位于钦南区东场镇白木村,1986年,白木村委、关塘村委为解决当地群众田地少和海潮水浸田,经村民同意后,承包给广东珠海的一个老板梁振星在白木村委山墩建设窖墩水闸,用于挡住海潮不浸田地,增加粮食生产。90年代初,由于盐碱地粮食产量不高,而养殖对虾等方式兴起且收益大,群众纷纷把盐碱地改变成为虾塘养殖对虾至今。
|
钦南区
|
水污染
|
(一)关于1986年建设拦坝问题情况属实。窖墩水闸建于1986年,主要功能为挡潮排涝,闸孔尺寸:3.3m×2m,闸高4.5m,其建筑物等级为5级,过闸流量为165.58m³/s,闸孔为8孔,连接堤段长260m,堤顶宽3m。(二)关于淤积严重,河道变窄,变臭水沟问题不属实。白木江、窖墩江上、下游江水流通顺畅,水质正常,未闻到臭味,两岸红树林和其他湿地植物郁郁葱葱,生长繁茂,未发现淤积严重,河道变窄情况。(三)关于一江两岸红树林全部枯死问题不属实。根据钦南区2018影像图和2020年影像图对比,2020年红树林面积比2018年增加0.44公顷(6.6亩)。目前沿江两岸的红树林长势良好,生长旺盛。
((四)关于大片河滩成为虾塘、原有湿地消失问题部分属实。根据海洋部门统计,窖墩江和白木江涉及使用海域的围塘有95宗,面积约75公顷(以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复海岸线为准)。经现场调查和询问东场镇白木村三队队长(69岁)及白木村三队老一辈村民,窖墩水闸建设和虾塘建设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、九十年代,群众利用盐碱地改造成虾塘,至2000年初群众挖改虾塘情况结束,近10多年来至今没有发生挖地改养虾塘或破坏海岸滩涂情况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法》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,而东场镇窖墩水闸涉及围塘是在海域法前建设使用。
|
部分
属实
|
(一)加强窖墩水闸日常监督管理。目前窖墩水闸暂时继续由白木村委、关塘村委窖墩村民小组管理,东场镇政府和东场镇水利站负责加强日常监督,水利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技术指导,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。
(二)进一步核实该河段水质情况。2021年4月27日,市生态环境局对该河段水质进行抽样检测,水质达标。
(三)涉及法前用海处理情况。经市海洋局调查核实,窖墩水闸及上游两岸农田、虾塘在2002年1月1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》颁布施行前已形成,属于法前用海,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,宜维持现状。
|
是
|
无
|